- 首頁 / 管理動態 / 市社科規劃課題
-
公共檔案館社會影響力建構及實現機制研究
2023/5/12 15:06:31 點擊量:5576
-
課題類別:上海社科規劃一般課題
課題名稱:公共檔案館社會影響力建構及實現機制研究
負 責 人:蘇君華
工作單位:上海大學
批 準 號:2019BTQ007
公共檔案館如何去吸引公眾眼球,讓社會主體關注其工作,了解其工作,支持其工作,從“要公眾來關注”轉變成“公眾主動關注”的格局,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公眾知曉度、檔案利用率、媒體關注度、政府支持度、社會美譽度等,為公共檔案館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已成為檔案學界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上海社科規劃一般課題“公共檔案館社會影響力建構及實現機制研究” (批準號:2019BTQ007)研究的主要是基于以下幾個目的來設計與考慮的:一是推動公共檔案館文化功能得到盡可能的發揮。公共檔案館作為社會公共文化服務的主要提供者之一,但由于傳統環境下其內斂性格特征,導致公共檔案館的文化功能對社會公共文化的影響很小,未能有效地發揮公共檔案館的文化價值;二是建構一套科學且可行的公共檔案館社會影響力提升體系。公共檔案館社會影響力的提升并不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過程,需要相關政策、制度等條件的推動。本課題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對公共檔案館社會影響力的研究,來推動公共檔案館社會影響力的提升,并通過理論指導實踐的途徑指導公共檔案館實踐中如何來完成其社會影響力的擴大。研究團隊嚴格按照課題最初設計的研究計劃執行,實現了課題預期的研究設計,并取得不錯的成果,在本學科專業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4篇,其中CSSCI刊物4篇,達到了本課題預期研究計劃,取得了預期的研究效果,提出了一些具有見地的學術觀點與理論創新點,為本學科理論的發展存儲了相關理論知識,為公共檔案館實踐部門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理論借鑒與指導。本課題最終形成了四個系列的學術成果:
成果系列一:《用戶畫像視域下檔案館精準服務:內涵、機理及實現策略》《用戶畫像運用于檔案館精準服務:現狀、業務流程及策略》《用戶畫像視域下智能化檔案信息服務:現狀、價值、運行邏輯與優化路徑》,這個系列成果的主要內容及重要觀點:
在對檔案館精準服務現狀以及用戶畫像參與精準服務相關文獻分析的基礎上,通過梳理當前檔案館精準服務研究成果,探究用戶畫像服務內涵及功能,從而探析用戶畫像視域下檔案館精準服務的運行機理及應用前景。闡述了用戶畫像運用于檔案館精準服務的五個業務流程,對用戶畫像視域下智能化檔案信息服務開展的價值進行了充分的闡釋,結合檔案用戶畫像特征,分析了智能化檔案信息服務開展的運行邏輯,并提出了智能化檔案信息服務開展的優化路徑,以滿足用戶個性化檔案信息需求,實現高質量、智能化檔案信息服務。并且,充分挖掘檔案用戶數據價值有助于檔案館開展精準服務,而嵌入用戶畫像則進一步滿足了檔案用戶需求,為優化檔案服務提供新方法。結合檔案館應用用戶畫像的進展,就用戶畫像視域下的精準服務核心難點提出了相應策略:增強檔案用戶數據擴展與融合、強化用戶畫像實時變化中的隱私保護、完善精準服務反饋評價體系,以實現精準化檔案信息檢索、信息推薦及知識服務。
成果系列二:《基于管理規范維度的公共檔案館社會影響力建構探析》《基于服務創新維度的公共檔案館社會影響力建構探析》《基于法律配置維度的公共檔案館社會影響力建構探析》《基于信息組織維度的公共檔案館社會影響力建構探析》《基于資源規劃維度的公共檔案館社會影響力建構探析》等,這個系列成果的主要內容及重要觀點:
首先,分析當前公共檔案館面臨的時代背景,闡述依法治檔背景下公共檔案館服務中的四點不足。針對存在的問題,從不同角度提出解決策略,以期提升依法治檔背景下公共檔案館的社會影響力。其次,從內容組織、技術組織與主體組織三個要素對檔案信息資源組織在提升公共檔案館社會影響力中的價值進行闡釋,依托基礎層、動力層與主體層建構公共檔案館社會影響力框架。并從檔案信息組織在基礎層的規范融入、動力層的現代交互、主體層的縱橫聯動三方面入手,探析公共檔案館社會影響力增效路徑。再次,通過創新服務理念、服務內容、服務形式與服務反饋,能夠提高檔案服務水平與服務質量,優化檔案用戶的服務體驗,從而提升公共檔案館服務社會的影響深度,拓展其影響范圍,強化其影響力度?;诜談撔戮S度,提出營造主動創新與多元參與的服務生態,鍛造公共服務能力;開拓檔案服務協同合作,激發館際聯動影響力;深化服務宣傳與推廣,提升社會檔案意識三方面構建公共檔案館社會影響力,充分發揮檔案服務國家中心大局、社會民生與文化教育的價值,開創檔案服務大格局,助推國家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最后,通過系統梳理相關文獻,發現其在法律規范、參與制度、人本管理理念方面存在問題,影響公共檔案館社會價值的發揮。為此,提出構建“標準化”法治體系、“多層次”主體制度以及“人本化”管理制度的實現機制,以期促進公共檔案館管理規范化、程序化、法治化,提升其社會影響力,為建設良法善治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書寫濃墨重彩的一筆。
成果系列三:《基于自媒體視域的市級檔案館網絡影響力研究——以市級檔案館微博、微信平臺為分析對象》《基于自媒體視域的省級檔案館網絡影響力研究——以省級檔案館微博、微信平臺為分析對象》《視覺化的檔案服務——檔案文化傳播新路徑探析》等,這個系列成果的主要內容及重要觀點:
當今社會自媒體平臺興起,檔案館應充分利用自媒體平臺提升其網絡影響力?;谖⒉?、微信兩大自媒體平臺數據并借助清博大數據官網,分析評估國內省級(直轄市)檔案館、 21 個市級檔案館網絡影響力,從微信和微博移動媒體平臺的角度,針對館員意識、用戶互動、資源建設以及平臺建設等層面的問題,通過微信傳播指數 WCI、微博傳播指數 BCI 構建檔案館網絡影響力評價體系,運用有關數據分析,發現檔案館網絡影響力存在地區發展差異明顯、原創內容匱乏、更新頻率有待合理化、社會關注度亟待提高等問題,從而提出用積極的服務態度、支持原創文章、真誠有效互動以及打造專業團隊等改進措施來優化檔案館服務質量,提升檔案館網絡影響力,并提出檔案館應從主體治理、客體治理及平臺治理幾方面分別采取綜合治理策略,以提升其基于自媒體平臺的網絡影響力。
成果系列四:《論檔案館的公共價值及實現策略》《檔案眾包服務:模式、特征及質量控制策略》 《繪“圖”點“睛”,助力中國檔案事業邁上新臺階——<“十四五”全國檔案事業發展規劃>解析》等,這個系列成果的主要內容及重要觀點:
提出當前檔案館公共價值缺失主要表現在提供公共服務的資源規劃欠科學化、人才結構欠合理化、場所配置欠規范化,導致檔案館公共價值缺失的深層次原因主要表現為:特殊的體制安排制約了檔案館公共價值形成和路徑選擇;懸殊的行業差異擾亂了檔案館公共價值再生產和運作機制;過度的經濟效益優先損害了檔案館公共價值彰顯和實現基礎。本文認為,可以從四個方面使檔案館公共價值得到實現:借助社會化媒體提升檔案館社會知名度;合理配置資源構建科學的檔案信息資源體系;培育適應時代要求的價值理念和文化精神,以及打造多元服務鏈提升檔案館的服務能力。
對國內外現有眾包案例進行分析,總結出“用戶收集檔案”“用戶整理檔案”“用戶編研檔案”“用戶鑒定檔案”4種公眾參與眾包的模式,并對此展開分析和比較,以探討我國檔案眾包的現狀與不足。并提出檔案眾包質量控制策略,包括嚴控平臺準入規則,把控參與者行為;掌握用戶參與動機,完善用戶激勵機制;優化平臺功能設計,提供中端交互環境;完善成果審核機制,保障眾包成果質量。
- 來源: 編輯人:
- 關鍵詞:
- 相關導讀: